最近这加沙地带,哎,又热闹起来了。
硝烟弥漫的,大伙儿估计在新闻里也都看到了。
以色列这回的策略,怎么说呢,挺猛的,“无伤亡原则”,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。
说白了,为了保护自己士兵,出现在视野范围内的巴勒斯坦人,都可以直接开火。
这尺度,啧啧,确实够大的。
其实以色列一直以来都挺重视安全的,毕竟周边环境复杂嘛,有点风吹草动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。
所以,暗杀这种事,在他们那儿,历史还挺悠久的。
以前好歹还有个评估委员会,平民伤亡超过14人,行动就得叫停。
现在倒好,军方自己说了算,而且这伤亡人数上限,提得不是一点半点。
据说,消灭一个哈马斯小喽啰,可以接受最多二十个平民伤亡,要是高级官员,那数字,三位数都有可能。
这逻辑,一般人还真理解不了。
内塔尼亚胡公开说,只要能减少以色列人伤亡,平民伤亡是可以接受的。
这话一出,国际社会一片哗然。
二十年前,以色列好歹还遮掩一下,现在直接摊牌了。
说到底,还是安全焦虑闹的。
以色列一直觉得,暗杀这种方式“性价比高”,比全面战争划算。
可实际上呢?
这么多年下来,哈马斯也没被消灭,反而越打越强。
你看“阿克萨洪水”行动,哈马斯民兵把以色列正规军打了个措手不及,这脸打的,啪啪响。
今年十月这轮冲突,更热闹了。
以色列干掉了不少哈马斯高层,觉得能提振士气。
可问题是,哈马斯内部竞争激烈啊,你把头头干掉了,底下的小年轻立马就上位了,指不定比之前的更狠。
就像咱们说的,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
更麻烦的是,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谴责声越来越大。
除了美国力挺,其他国家都看不下去了。
阿拉伯世界更是跟以色列势不两立。
这就好比,你功夫再高,也怕菜刀多啊。
而且,哈马斯背后还有其他阿拉伯国家撑腰,又是给枪,又是给钱的,就一个要求:打以色列。
这加沙地带,俨然成了代理人战争的舞台。
以色列看似强势,其实也挺难受的。
战火烧到家门口,老百姓人心惶惶,移民的移民,经济也下滑。
跟加沙、黎巴嫩、胡塞武装、伊朗,到处都是摩擦。
其实吧,解决问题,不一定非得靠武力。
当年咱们共产党跟国民党斗争,就没搞暗杀那一套。
目标是推翻整个体系,而不是消灭个人。
暗杀这种事,搞不好就适得其反,还容易失去人心。
以色列现在有点像走火入魔了,总想着用强硬手段解决问题。
但这巴以冲突,哪是那么容易解决的?
双方仇恨那么深,就跟一团乱麻似的,越理越乱。
一味地强调自身安全,忽视对方的诉求,这冲突只会没完没了。
和平,才是最终的出路。
